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4章 贾谊(第1页)

一、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字太傅,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初年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贾谊年少有才,早年便以能诵诗书、善写文章而闻名。他在汉文帝时期曾任博士、太中大夫,后因受到大臣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政论文章和文学作品均有着极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足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人物生平

1.少年得志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贾谊出生在洛阳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聪颖过人,对诗书有着浓厚的兴趣。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年仅十八岁的贾谊便以能诵诗书、善写文章而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听闻贾谊的才华,便将其召至门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的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登基后,听闻河南郡治理有方,便擢升吴公为廷尉。吴公趁机向汉文帝举荐了贾谊。汉文帝征召贾谊入京,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年仅二十一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然而,他凭借出众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博士任上表现出色。每逢皇帝出题讨论时,贾谊总能迅速给出精辟的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对贾谊的才华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他为太中大夫。

2.针砭时弊

贾谊初任太中大夫时,便积极为汉文帝出谋划策。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贾谊提议进行礼制改革,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然而,由于当时文帝刚即位,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针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背本趋末”(弃农经商)和“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贾谊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在政治上,贾谊还提出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尽管贾谊的才能和表现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但他很快就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嫉妒和排挤。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嫉妒贾谊年轻有为,纷纷进言诽谤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汉文帝逐渐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3.谪居长沙

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长沙地处南方,离京师长安有数千里之遥。贾谊因贬离京,长途跋涉,途经湘江时,心中充满了愤懑和不平。他写下了《吊屈原赋》,凭吊同样被贬谪的屈原,并发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在长沙任上,贾谊并未因贬谪而消沉。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向汉文帝上疏建言。当时,汉文帝把蜀郡的严道铜山赐给邓通,又允许吴王刘濞开豫章铜山铸钱,导致“邓氏钱”和吴钱遍布天下,币制混乱。贾谊在长沙上《谏铸钱疏》,指出私人铸钱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建议文帝下令禁止。然而,这一建议并未被文帝采纳。

贾谊在长沙做太傅的第三年,有一只鵩鸟(猫头鹰)飞入他的房间,停在座位的旁边。猫头鹰在古时被视为不吉祥之鸟,贾谊因被贬居长沙,心情本就忧郁,如今鵩鸟进宅,更使他伤感不已。于是,他作《鵩鸟赋》抒发忧愤不平的情绪,并以老庄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来自我解脱。

4.再入宫廷

谪居长沙三年后,汉文帝想念贾谊,便征召他入京。在未央宫祭神的宣室,汉文帝接见了贾谊。文帝因对鬼神之事有所感触,便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原本。贾谊详细讲述其中的道理,一直谈到深夜。文帝听得入迷,不觉移坐到席的前端。谈论结束后,文帝感慨地说:“我很久没看到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他了,今天看来,还比不上他啊。”

贾谊这次回到长安,朝廷人事已有很大变化。灌婴已死,周勃遭冤狱被赦后回到绛县封地,不再过问朝事。然而,文帝还是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只是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任职所在地更接近朝廷,而且梁怀王刘揖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这也算是对贾谊的一种重视。

5.政论天下

贾谊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虽然身处梁国封地,但仍心系天下大事。他多次上疏陈述政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当时,匈奴强盛,常侵犯汉朝边疆;汉朝刚刚建立,法规制度粗疏而不严明;诸侯王超越本身的权力范围,占据的土地超过古代制度的规定,淮南王、济北王都因谋反而被诛灭。贾谊因此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僭越等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汉文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73年),淮南王刘长阴谋叛乱,文帝把他流放到蜀郡(今四川中部),刘长在途中畏罪自杀。第二年(公元前172年),文帝又把刘长的四个儿子封为列侯。贾谊担心文帝接着还要把刘长的几个儿子由列侯进封为王,便上疏文帝进行劝告。然而,文帝并没有采纳贾谊的意见。

6.英年早逝

汉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贾谊随梁怀王入朝。不幸的是,梁怀王刘揖在途中坠马而死。贾谊深感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梁怀王无子,按例他的封国就要撤销。贾谊认为这样做对整个局势不利,建议为梁王立继承人或者让代王刘参迁到梁国来,扩大梁国和淮阳国的封地。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另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然而,贾谊的心情并未因此好转,他始终沉浸在自责和忧郁之中。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年仅三十三岁。他的早逝让朝野上下都感到惋惜和悲痛。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和屈原写了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三、成就和影响

1.思想学说

儒家

西汉初年,儒生陆贾与叔孙通等人在总结秦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儒家治国的设想,但未及付诸政治实践。贾谊冲破文帝时道家、黄老之学的束缚,将儒家学说推到了政治前台,制定了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蓝图,得到了汉文帝的重视。

贾谊认为秦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要使汉朝长治久安,必须施仁义、行仁政。同时,贾谊的仁义观带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他从秦的强大与灭亡中看到了民在国家治乱兴衰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主张施仁义、行仁政的主要内容就是爱民,“故夫民者,弗爱则弗附”,只有与民以福、与民以财,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在研究历史的同时,贾谊也对汉朝的社会现实进行了仔细考察。他认为当时社会隐藏着种种矛盾和危机:农民暴乱时有发生;诸侯王僭越礼制、割据反叛;社会风气侈靡相竞、出伦逾等。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贾谊认为不能遵奉黄老之术,必须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因此,叔孙通等人倡导的制礼仪、明尊卑、以礼治国的主张也成了贾谊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通过仁与礼的结合,贾谊为汉朝提出了一个仁以爱民、礼以尊君的忠君爱民的儒家式政治统治模式。

法家

开局妹妹给我送媳妇儿  林天:无限神豪  UMA合集  狼纹身  官家天下  穿到七零躺平养崽日常  换嫁后,禁欲太子把我撩翻了  穿越皇室战争与部落冲突  女扮男装当男配:男主总是崩剧情  渣男哪有死对头香,秦小姐想吃回头草  报告影帝,你的未婚妻是古代来的美人!  外卖战神的故事  夫君请自重公主上门抢亲了白少秋东方长缨全本免费阅读  我有神眼,暴富很合理吧  平凡的精灵训练家  开局突袭:女帝求放过  这位女宗主有亿点点强  暗影之咒  外室养子害死全家,主母携崽二嫁权宦  夫君请自重公主上门抢亲了白少秋东方长缨免费完整版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学霸小娇妻

重生学霸小娇妻

被白眼狼亲戚,害的家破人亡,到最后才知道真相重生回归,不好意思,白眼狼亲戚,咱不再帮衬要远离!姐姐我只想保全全家,安静的过着学霸女神日子。呀,学霸男神干嘛招惹我,已经不需要你这个家教学霸男神表示他的报酬没有到手嗯,报酬不贵,当咱媳妇就成!某女如果您喜欢重生学霸小娇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一品道门

一品道门

修仙觅长生,热血任逍遥,踏莲曳波涤剑骨,凭虚御风塑圣魂!如果您喜欢一品道门,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最强战锋

最强战锋

叶枫,曾经站在巅峰,让世界颤抖的男人。阴谋,让他重生在了同名同姓的窝囊废身上。且看,叶枫如何从一个窝囊废,重回巅峰。只要我叶枫不死,就会让世界哭泣。...

从木叶开始的大剑豪

从木叶开始的大剑豪

第四次忍界战争尾声,看着倒地的众人,旗木新雨开口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道只用一剑就斩断神树是什么概念,我们一般只会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人剑豪!这是一个能通过系统学习到其他次元剑术的人,在火影世界的故事如果您喜欢从木叶开始的大剑豪,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亮剑:别装了,就是你李云龙干的

亮剑:别装了,就是你李云龙干的

孔捷老李,别装了,你昨天是不是把鬼子的票号给抢了,既然兄弟发了财,那我多多少少也得沾沾光。李云龙他娘的,那真不是老子干的丁伟老李,别装了,我听说你最近又收编了一个伪军师的装备李云龙你说什么这事我怎么不知道?旅长李云龙,你快点把昨天抢鬼子的军马给我送一半到旅不来。李云龙我的老旅长,你饶了我好不好,你这样和地主老财有什么区别,我是真没抢鬼子的军马八路军老总李云龙,你小子最近干的不错,打掉了观摩团,现在又在平安县城打出了咱们八路军的气势,不错不错。李云龙老老总喂喂喂喂李云龙正准备开口解释,老总一脸满足的挂断了电话。他娘的,这到底是谁干的。委员长阎长官纷纷将李云龙视作隐患。筱冢义男调动派遣军全面围剿晋西北,目的就是为了将李云龙部一举剿灭。老子发誓这些事真不是老子干的。李云龙彻底抓狂,没想到一不小心就成了挡箭牌替罪羊。而真正的始作俑者正在排兵布阵调集百万大军,收复晋西北。云天,你他娘的带上老子好不好一朝穿越,变成李云龙的结拜兄弟李云天。如果您喜欢亮剑别装了,就是你李云龙干的,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穿越之古代逃难记

穿越之古代逃难记

吴桂芳穿了。还自带一栋小楼。她本以为自己这样惨不到哪里去。可记忆中的那个她在告诉她,水灾旱灾,蝗灾雪灾,各种极端灾害,将纷至沓来。生存如此艰难,朝廷苛捐杂税,劳役兵役仍然不断。吴桂芳知道,一家人想要平安健康的活下去,真的很难。靠着她的聪明才智,和一家人的团结互助,她们总算是找到了生路,过上了安稳的小日子。如果您喜欢穿越之古代逃难记,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