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庄宗入洛】
后唐灭梁的次月,凤翔李茂贞就遣使来朝,向李存勖表达祝贺之意。在信中,李茂贞以“叔父”自居,言辞间俨然一副长辈训导晚辈的话,“你别怪贞叔说话比较直白,因为你年轻,这里面水很深,我怕你把握不住……”
当月,李存勖下令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
长安、洛阳一直是大唐帝国都城,初以长安为首都,洛阳为东都,昭宗朝,朱温胁迫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和洛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是华夏文明正统的代表,只有以此为都城的政权才是人们心中的中原正统王朝,而若以其他地方如幽州、扬州、杭州、广州、成都等为都城的政权则是地方割据势力。
汴州,是朱温集团的龙兴之所,也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李存勖以大唐王朝的复兴者自居,标榜自己继承的是大唐帝国的衣钵,首都自然要在长安与洛阳之间二选一,而坚决不能沿袭朱贼的汴州。
2,军事
虽然长安、洛阳曾经是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时过境迁,中心早已经向东偏移,重要的军镇几乎都分布在潼关以东。洛阳在长安东面,相比较而言,洛阳比长安更适合作为帝国的指挥中枢。
3,基础建设
长安自“黄巢之乱”以来,屡遭战火蹂躏,数次遭人为破坏,几乎被夷为平地,虽经修缮,但由于其政治地位的严重下降,长安再也不能重现盛唐时的繁荣。
洛阳则与之相反。“黄巢之乱”时,在东都留守刘允章的带领下,洛阳主动开城投降,未遭战火侵袭。虽然日后在秦宗权作乱时,遭到孙儒的人为破坏,但在“治愈大师”张全义的尽心呵护下,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很快就达到甚至超越了战前水平。
后来,奸臣崔胤指点朱温大力修缮洛阳,以备迁都之用。朱温茅塞顿开,遂加大对洛阳的基建投入,使之达到了大帝国首都的标准。昭宗东迁后,洛阳正式成为大唐首都,朱温篡唐之后,后梁帝国也在初期沿用,直到朱友贞在汴州登基。
洛阳的基建足以支撑它作为大帝国的首都。
综合起来,以洛阳为首都是李存勖的不二首选。
得到后唐迁都洛阳的消息后,凤翔李茂贞吓坏了。在他看来,这是李存勖把指挥中枢向西迁移,显然是征讨凤翔的信号。
李茂贞立刻派儿子李继曮亲往京师进贡,打探李存勖的真实意图。这一回,李茂贞终于称“臣”,所递文书也不敢叫国书,而叫奏章。言辞颇为谦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李茂贞的态度改变了很多。
李存勖的真实意图我们已经知晓,他的迁都举动主要是出于政治考量,他对凤翔不感兴趣,真的没有攻打凤翔的意思,面对李茂贞低三下四的示乖讨好,李存勖也是竭力安抚,下诏进封李茂贞为秦王(原为岐王),赐不拜、不名特权,并加授其子李继曮为中书令,礼送回镇。
李继曮回到凤翔后,李茂贞急不可待地询问他此行见闻。李继曮亲眼目睹了后唐军队的强大,添油加醋地向老爹描绘后唐的强盛,“咱们跟后梁相比,结果如何?后梁王者,咱们青铜;后梁跟后唐相比,后唐王者,后梁青铜。如果咱直接跟后唐比……您自己琢磨去吧。”
老李吓得呀,急忙再次疏,言辞更加卑微谦恭,请求恢复臣属应有的礼节,陛下给的殊荣太烫手,背负不起。
李存勖回复说您是本朝元老,于大唐有功,又与我爹是同辈的亲密战友,何故过谦之甚?就这么办吧,不要客气。
李茂贞对大唐王朝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三镇犯阙呀、二次犯阙呀、火焚长安呀、劫持昭宗呀……
至于他与李克用的战友情嘛……李茂贞领导的关西集团与李克用领导的关东军事同盟长期针锋相对,李克用多次疏昭宗,要求诛杀李茂贞。
不知李存勖是真要跟李茂贞套近乎,还是故意开玩笑、讽刺挖苦。总之,李茂贞在得到李存勖的这番“好言安抚”之后,就被吓死了,享年69岁。
李茂贞遗疏朝廷,请求让儿子李继曮袭位。李存勖准奏。
李茂贞于僖宗朝出道,光启三年(887)因功领镇凤翔,直至同光二年(924)病逝,坐镇凤翔长达37年。昭宗朝获封岐王,后唐初改封秦王。在昭宗朝时期,李茂贞的势力达到巅峰,由他牵头领导的关西集团牢牢控制着关西、关中地区,并尝试向川蜀地区渗透,甚至一度将首都长安纳入势力范围,“擅兵窥伺,颇干朝政,始萌问鼎之志”,也不止一次地做过废立君王的努力。
也正是因为他的嚣张跋扈,使得他身陷舆论重围,沦为众矢之的。在南面,他受到西川王建的不断蚕食侵扰;在东面,他更是无比奇葩的同时得罪了关东两大最强藩——河东李克用、汴州朱温。
随后,他就被三位大佬轮番教他重新做人。关西集团土崩瓦解,凤翔势力日益衰微。以至于唐朝灭亡后,他始终不敢公开称帝。
最后,这位曾经叱咤江湖的风云人物、关西地区带头大哥、岐陇一哥,沦落成为晋汴争霸的酱油男、跑龙套的路人甲。坐镇凤翔37年,最后竟被晚辈李存勖的几句客套话吓死,可怜,可悲,可叹。
李茂贞在极盛时拥有二十州之地,末年仅存七州。地狭人少,经济困顿。为了增加财政税收,李茂贞下令“搉油”,即把油列为官府专卖,灯油也在官府垄断经营之列。百姓为了省钱,只得燃烧松明子(枯死老化的松木,木质含微量松油,如今常被做成手串、手把件)。于是李茂贞又下令禁止使用松明子,以逼迫百姓购买官府出售的高价油。
一个伶官对他说道:“请连明月也一并禁止吧(臣请禁月明)。”李茂贞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对伶官的劝谏表示感谢。后来,“禁月明”成了形容苛捐杂税的成语典故。
不过总体来说,李茂贞镇守凤翔的37年里,还是非常温和的,史籍记载他“宽仁爱物,民颇安之”。
长子李继曮,袭位凤翔节度使。聪明机敏、性情温和、精于书画,待人接物颇有礼法,宽容大度。曾替仇人求情,被世人所称颂;他在凤翔有千顷良田、千顷竹林,因不愿与民夺利而主动放弃,被凤翔人民称颂;左右奴仆下属们犯了过错,也从不笞责惩罚……总之,为人谦和忠厚,宽政爱民,延续了李茂贞的治理风格。
明宗时移镇汴州,后移镇郓州。时任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发动叛乱、进京夺权时,凤翔老百姓自发地拦住李从珂的马头,乞求让李继曮回来坐镇凤翔。末帝李从珂登基后,顺应民意,以李继曮复为凤翔节度使,封秦国公。
后晋高祖石敬瑭,继封其秦王、岐王;后晋出帝石重贵,给李继曮加太保。后晋开运三年(946),李继曮病逝于凤翔,享年49岁。
李继昶,李茂贞次子,在后唐、后晋两朝出为节度、入为禁军统领,存在感更低,“无尤政可褒,无苛法可贬”。天福三年(938)病逝,享年40岁。
三子李继照,存在感最低,《旧五代史》中,他的人物传记通篇只有一句话:“历陇州刺史、诸卫大将军,卒。”而在更为精简的《新五代史》中,直接免去笔墨,一个字都没有。亦不知其生卒年月。
李嗣源即位后,敕改三兄弟名字,将“继”字改为“从”字,故而有些史料将李茂贞的三位儿子记为李从曮、李从昶、李从照。
喜欢五代十国往事()五代十国往事。
杨明实录:从穿越八十年代开始 刚下山就被女神骗去同居了 四合院之大城小爱 梦可梦,皆是梦 长生送葬:敲木鱼能继承亡者遗物 抱紧粗大腿【我爹乃是奸臣】 女神接我睡酒店,前妻跪哭民政局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快穿之大魔王嘎嘎乱杀 关于我穿到修仙界却想方设法上网 朱帝山修仙记 醉枕大明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清冷侍郎芝麻馅,指挥使他跑不掉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网游之咩咩刀闯江湖 长歌当宋 朕心爱的傻姑娘 大明完美暴君
八百年前,谢怜是金枝玉叶的太子殿下,风光无限的天之骄子。谁知一朝得道飞升,成为万人供奉的武神,却是急转直下,一贬再贬贬无可贬。八百年后,谢怜又双叒飞升了。这一次没有信徒也没有香火,某日收破烂归来...
关于狂妃有毒,妾居一品全本三年前,他迎娶新妃之时,她毅然选择离开。三年后,她强势回归,一袭火红长裙绽放耀眼光芒,灼痛了谁的眼?十五年后复仇途中,被人一棒打晕塞上花轿,心不甘情不愿嫁入墨王府。为掩饰身份,一张人皮面具遮住那张倾世容颜。龙泽皇帝一朝被毒,她为君涉险寻冰天蟾,一身绝顶医毒之术令他惊艳。当帝国面临岌岌可危之地,他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为寻找幕后黑手,他迎娶她人,心爱之人则由嫡妃贬为侧妃。当他手刃黑手,蓦然回...
我叫李辰,一名21世纪三好青年,我经历了传说中的穿越,我穿越到了一个异世大唐,这里以武道为尊,强者可以飞天遁地,知道我害怕极了,二岁时我知道了我是大唐的一名皇子于是我准备咸鱼了,三岁那年我觉醒了前世星辰大帝的记忆,四岁那年在花园和宫女玩耍时一道流光飞到了我脸上,我获得了系统然后我就无敌了。无敌后的我很低调,(作者tui,你就是懒)我不愿惹是生非,大家眼中我就是一名聪明的乖宝宝,直到那一天的夜晚,让我咸鱼的生活不在平静。本书又名咸鱼王爷与小娇妻的打打杀杀咸鱼王爷居然是武道至尊王爷又被刺杀了咸鱼王爷我们来造反吧王爷的手底下为什么这么多武林高手这个王爷很强却很咸鱼如果您喜欢大唐逍遥王的生活日常,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睁眼,是一间花烛红窗的洞房。眼前,婚床上,正端坐着一位凤冠霞帔的新娘,披着红盖头。赵戎揉了揉睡眼,我成了一个新郎?哦,还是个小小赘婿。懂了。他面部表情酝酿了一下,歪嘴一笑,等等咦,不对劲。新娘与我青梅竹马,还暗恋我?哦,那没事了。这很对劲。赵戎上前,开心的掀开了红盖头,哎哎,娘子,你跑什么?...
当一个半吊子外科小医生遇到了强化系统。天生手残党?没事,强化敏捷,让你快的飞起。脑子有点笨?没事,强化精神,让你一看就懂。手术没做过?没事,梦境空间,让你一瞬入门。哪里不行强哪里,患者再也不担心我医术不够用了。刘半夏就这样喜滋滋的走上了痛并快乐的强化之路...
关于万福娇妃还太小得宠着名震天下的奉亲王成亲,却娶了个五岁的小丫头,小丫头出身不高,又软又怯懦,京城皆言上不了台面。天下人都为曾经的战神鸣不平,谁知,这位王爷却将自己的小娇妻宠上了天。小丫头爱吃的珍馐佳肴,他买下了酒楼。小丫头爱穿的缎子,他垄断了丝路。小丫头喜欢游山玩水,他倾覆江山称帝,将这天下美景赠她为聘。虞姝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嫁给王爷,他教她琴棋书画,读书习字。会帮她出头虐渣,连她渣姐渣母都怕她三分。可...